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用品的危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儿童用品的危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时,为什么他们销毁大量剩余产品?
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下,追求最高的利润是资本家的根本目的。早期爆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就是生产过剩,市场无法消费掉这些产品。根据经济上的供需理论,生产大于需求的话,商品价格会下降。
当市场上的商品价格大幅度下降,同时产品又滞销的时候,资本家保存大量的产品,也需要支付相当部分的保存费用。即使将产品运到市场销售,甚至不能折抵运费。所以,资本家会选择销毁产品,减少供给数量,这样可以减少损失,也会间接提高价格。
大萧条时期,为什么美国***不选择通过将产品出口来减轻国内的生产过剩呢?
在扯淡大萧条之前先普及一条冷知识,事情虽然过去了90年,但大萧条形成的根本原因在经济学领域并没有达成共识。凯恩斯主义者认为是充分就业且经济放缓时***没有花钱造成的,货币主义者认为是银行危机造成的,而马克思主义者则认为这是资本主义无可救药周期律。
吐槽机是个不懂经济的笨蛋,没法在经济学层面讨论大萧条,大抵只能描述一下事情经过,让大伙知道发生了什么。这个事情的起点是1929年9月4日左右美国股价下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恐慌。
恐慌持续到10月29日(黑色星期二)这天把整个股市干***了,倒霉的是那时候新闻产业已经形成规模,这事儿成了全球性大新闻。然后整个世界都开始慌得一笔,美国佬都坑成这个操性,咱们该咋整?
更坑爹的是美国在一战过后的孤立主义政策也在这时候蔓延到经济领域,1930年他们实施《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干起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勾当。这样的举动更让其他国家恐慌加剧,纷纷制定报复性关税之类的政策。
然后美国企业主就陷入了一个迷茫的恶性循环,股市***的恐慌造成人们不敢消费,所以货物很难买出去,无论是工业品还是农业品。东西买不出去他们就只能减产减员,造成更多失业,不然自己就得破产。
可是企业减员后又加剧了恐慌,人们更不肯大把花钱,故此他们只好继续减产减员,最后把美国的失业率干到25%,大家全都没好日子过。更要命的是事发突然,很多生产原料是没法减产的,当时美国人还有借贷创业的习惯,比失业更悲剧的破产也降临了。
从美国内部的大萧条经过来看,题主说的生产过剩不见得是主要原因,它是一次很复杂的经济连锁反应,牵涉了很多层面的问题,不适合单纯归咎一点。
至于美国***为啥不通过出口降低产品积压的问题,其实很简单,没人买。所谓没人买也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方面是没有国家肯买,另一方面是大部分国家的百姓逐渐也买不起了。
前面不是说美国当时弄出一个叫《斯姆特-霍利关税法》的玩意嘛?那个税法是美国历史上第二高的关税法案,更气人的是那时美国是个贸易顺差国,出口大于进口。于是全世界的小伙伴都被激怒了,你赚老子钱还不让老子赚钱,还有天理吗?还有法律吗?
于是美国的21个贸易伙伴国纷纷出台了对等报复性关税政策,包括英国、法国、加拿大、南非等主要经济强国,搞得美国出口瞬间下降了67%。你别说加大出口力度,就是现有份额都保不住了。现代大部分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都认同那个法案是大萧条的助推剂,起码把美国给坑惨了。
中国有句俗话,叫“聪明反被聪明误”。你我吃瓜群众都能想到的问题,他们的国家智库团队不可能没有想到。想到而没去做,自然有他们的“深层考虑”。这让我想起之前网上的一个段子。大意是说,一个专家遇到一个农民,专家为了炫耀其知识考了农民一个问题,问:一滴水,按照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计算,从两万米的高空落下来,会不会砸死人?问完问题,他自己还在这样公式那样公式详细计算。农民只回答了一句话,让专家懵逼了。农民说,你没淋过雨啊?
问题并非美国***不想将产品出口减轻国内生产过剩,而是根本没有这样大的市场来购买美国生产的剩余物资。换言之,大萧条影响的并非是美国,而是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所有国家。
欧洲和日本等西方国家同样面临经济危机的压力,无力购买美国商品
作为当时欧洲最强国家的德国,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比美国更大。美国对德***因为衰退而停止,失业率飙升至30%。在此情况下,纳粹党上台。德国因严重的经济危机将战争赔款搁置,这直接导致了纳粹党的得势和德国被欧洲国家孤立。
作为远东地区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日本,大萧条对其的影响同样难以避免。日本经济衰退了8%并第一个使用了量化宽松的经济政策。大臣高桥是清将日元贬值,增加赤字来***经济的发展。但是高桥削减了武器军备的开支以缩小***债务的做法招致了军队的不满并导致了“二二六兵变”,军***上台。
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也同样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对此他们***取了“帝国特惠制”等政策,提高美国出口商品关税并对本国出口商品予以补贴。这对于美国的经济来说可谓雪上加霜。
其他国家虽然有购买美国商品的意向,但由于经济原因所起的作用相当有限
除了欧洲和日本资本主义国家以外就数中国和苏联最有购买力了。但起到的作用也相当有限。
中国当时已经意识到和日本必然会有一次战争并为之积极准备,但美国迫于日本的压力封锁了对中国的***贸易。这样美国只能向中国出口奶粉等商品,这利润远不及***贸易,而且奶粉等美国商品只能被中国上流社会消费,出口量也不大。这意味着中国市场对美国经济危机的帮助可谓是杯水车薪。
苏联巧妙地利用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发展自己。在经济危机中,苏联由于不开放的市场而受到冲击较小,而同时积极引入美国和西欧的技术和设备发展自己。这对于美国走出经济危机当然有帮助。但是苏联市场毕竟有限,而且可以选择的对象是整个西方世界而非单对美国。这意味着苏联消耗美国富余生产力所起的作用被进一步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