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少年儿童早教学习数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少年儿童早教学习数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该怎样教儿子数学?
感谢邀请。
大部分数学不好,却能在短期内提高成绩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具备优异的语文能力,尤其是能够按照清楚的条理构建文章,或是能够将别人的话转换成自己的方式表达的人。由于它们在逻辑思维方面,本身已具备最基础的能力,因此能够迅速吸收老师所教授的正确技巧,并且在短时间内提升数学能力。
而那些语文能力不佳的学生大多学习效果也不佳。不用说也知道,人类在思考事情时,使用的工具正是语言。如果缺乏一定程度的语文能力,自然无法构建出强而有力的逻辑思维。
我个人对于数学的早期教育或提前学习的必要性是充满怀疑的。计算比别人早一点儿学会微分,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不知道牛顿或莱布尼茨是在何种动力驱使下推导出微分的概念,以及这个概念又有怎样无人能及的贡献,那么学习微分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我个人强烈建议,与其盲目地让学龄儿童提早学习算术或练习数学计算题,倒不如鼓励孩子多读书、积累丰富的经验,借此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并提升整体的“语文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完整的思考分析,不但对将来大有帮助,同时也是培养数学能力的基础。如果你将来想让孩子考上清华或北大,那么你也一定希望能将孩子培养成一个能够清楚的向他人解释“为什么想进清华或北大?”“考上北大以后想做什么”的孩子,如此一来,他自然而然会具备相应的学习能力。
很高兴受邀回答您的问题。
每个学龄阶段的教学大纲对数学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是不同的。您孩子处于幼升小阶段,基本上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一些简单形状等内容就可以了。
数学是很抽象的学科。孩子对数理的理解能力会直接影响学习数学的效果,这种能力也是因人而异的。孩子越小,对数字及算理越难理解。
家长如果想教孩子数学,概括地说是要把数学放在生活中去理解和掌握比较好——即“生活中的数学”,通过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常识结合起来,借助对熟悉的东西的认识,去理解陌生的知识就会容易很多。
例如:学习2+3=?时,可以和孩子动手摆一摆:宝宝有2本故事书,妈妈又给买来3本,数数看一共多少本书?答案是5本。那么,我们用数字“2”代表之前已有的书,再用数字“3”来代表新买的,用“5”来表示现在总共有的5本书,这就完成了2+3=5的加法计算学习。然后拓展到其他方面的东西,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2+3=?的计算的。这就是“生活中的数学”。
“在生活中学数学”就是要帮助孩子具有知识迁移的能力,能把计量、运算、代数、几何等抽象思维放在具体环境中去思考和学习,将他们已有的知识体系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或者说是把新的知识点迁移到已有知识储备上,就会觉得学习数学其实并不是很难了。
您学会了吗?
——The End——
我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馨语),非常愿意与朋友们探讨交流有关教育和心理方面的问题。🤝🤝🤝
如果是幼儿,10位数字,数手指头;如果是初小,百位数,从1-2级运算的加减到3-4级运算的乘除,数钱就可以了。这些叫算术,也是数学的基础。再往上不懂了,我数学很差的。
感谢邀请!
即将上小学的孩子,无论是学习哪门功课,首先是要培养习惯。如果你的孩子对数学思维方面的书感兴趣,那就因势利导,培养他提问题,找答案,想方法的习惯,并施以一些激励措施,让孩子有成就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计算练习也不仅仅局限于枯燥的数字,结合生活实际随时启发,也可以故意师从孩子,共同探讨。
学习不可急功近利,也不可拔苗助长。在孩子上学后,力求掌握好课本知识。在有好习惯和兴趣的基础上,其他的也就水到渠成了。
我们幼儿园中班可以将数数到一千,中班下学期一百以内可以口算,大班进退为一千以内口算。然后现在一年级,买了整个小学阶段数学书,两个月了,快写到三年级了,至于一年级上学期干嘛去了,上学期学得非常杂,乘除法,分数乘除法什么的,他就这边学一点那边学一点去了……他看谁顺眼,学谁……甚至包括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
儿子三岁半,怎么进行数学启蒙?
我小孩三岁半,因为我们数学都不怎么好,数学也是头疼的一门,自己不知道该怎么教她。幸好之前学识字的时候偶然下载洪恩识字,她非常喜欢,半年时间认识了150个汉字,还会自己念绘本自己讲故事了。在学识字的过程中,软件自动推荐了洪恩数学,她自己下载试学了几节课,很喜欢又容易懂,我觉得还不错,总比自己教好,所以也给她买了洪恩数学的课程,用ipad每天只学习半小时左右,对眼睛伤害不太大,重要的是自己愿意学,主动学,也推荐你试一下这个学习软件,只要投资几百块钱。
说起孩子的数学启蒙有很多方法
首先,在孩子会说话以后给他东西时就可以开始啦,比如:吃饼干时可以给他说这次吃三个或者五个等等,给他时就可以顺便一个个数着,在他小小的心灵里就会有数字的概念啦。
其次,在玩玩具时也可以给他寓教于乐的说出数字,比如:玩积木搭房子可以说拿几个小木头呀,一个两个一边玩数字的概念就已经有啦。
第三,看绘本或者画图玩时,都有数字的,比如:两只蝴蝶,三个苹果,等等,只要爸妈给他讲一下,从一数到三或者五个,孩子的数字概念就有啦,自然的数字启蒙就完成啦。
对于数学启蒙,3岁半来说相对比2岁启蒙的晚一点(2岁开始数学启蒙为最时间点),但是没关系,3岁半起步也一样能变得很出色,只要用合适的方法启蒙。
首先,3岁半的孩子已经能说会道了,已经入学幼儿园半年时间了,所以对幼儿园里,家里的环境和人都是很熟悉的,加上在幼儿园的玩乐环境里,学习语言表达数学启蒙也是很好的开始,但是在家里,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数学启蒙呢?
数学启蒙都得循序渐进地进行,不可操之过急
先进行1-5的数学启蒙
在家里,可以先从绘本入手,为了让孩子对数学绘本感兴趣,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数学启蒙的功能书,例如翻翻书,立体书,先把目光[_a***_]到了书,就是大人们开始数学启蒙的好时机。
先看看1-5是怎么写的,读是怎么读的,然后再结合游戏来进行引导。
例如:吃饭的时候,我们有多少个人一起吃饭,桌子上有多少个盘子碗子,爸爸碗里有2个肉丸,吃了一个还剩多少个……
无论在哪里都能学到数学并用到数学,家里可以,学校也可以,幼儿园老师会开始接触简单的数学数数,那么在家学过的就可以拿到学校来实践了,这是个好机会。
无论在饭桌上,在进行游戏中也有很多能发现引导数学启蒙的物品,生活无处不数学,我们不必花重金重银在我们可以学习到数学启蒙的玩具上,只要认真生活,生活无处不数学。只要我们大人能花多点心思在数学启蒙上,就会有很多的惊喜等着你。
***牌可以说是天然的数学教具,可以引导对孩子熟悉数字、进行数学思考。这是最便宜好用的数学启蒙工具了。3岁左右的孩子也可以玩。玩法很多,仅列举几种:
1,找数字。具体玩法:将数字1-10的***牌,打乱顺序并排成大矩阵。告诉孩子把所有的“3”找出来;
升级版玩法:问孩子“妈妈看见2和6埃在一起的两张***,你能找到吗?”如果孩子能找到,可以递增找3个数字,例如345,以此类推。
2,数学启蒙***游戏玩法:比大小;在一堆牌里抽2-3张,相加,你和孩子谁的牌大就谁赢。或者,2人一组,同时说“一二三,看谁能把谁吃掉”,说到“掉”字,每人出一张牌,比较两个数字大小,数字大的把数字小的牌“吃掉”,若两张牌一样大,则各自收回,“吃”的牌多为胜者。
3,接龙。规则:两人平均分牌,一人一张往下摆,如果碰到和自己所出的牌一样大小的,就把手里和底下相同牌之间的***牌通吃,先把对方牌全赢过来者胜。
4,找相似、配对。这是专注力的培养,拼图是个很不错的东西,***牌也可以。一副牌放在面前,让娃找两个相同的数,慢慢进步到找三个、四个一样的。玩法:娃抽家长的一张牌,然后娃从自己的牌中找出和抽出的牌的数一样的配对后都放在一边不可再用。然后轮到家长抽娃的一张牌配对。依次类推,先配完者为胜。
5,学算数。这个方法很简单,根据孩子对数字掌握的程度,选出合适的牌。比如四岁多刚开始学加法,先选出所有5以下的数字。大人和孩子同时出一张牌,孩子计算,正确就可以过,错了就重新来。两个人出完手里全部的牌为一轮游戏,可以计时。
此外还有(1)凑十法。凑十。规则:两人平均分牌,一方先出牌,另一方出的牌必须和对方出的牌加起来是10。轮流出牌,赢的收牌,最后牌多者胜。
(2)13点游戏:把所有的***朝下,然后随意翻,加在一起正好13,就可以拿走牌,超过13就“爆炸”。
(3)21点游戏也很流行,2到6个人玩,使用除大小王之外的52张牌,目标是使手中的牌的点数之和不超过21点且尽量大。简单的加法,适合4岁以上大小朋友玩。
一般都是从游戏和生活方面着手,如果通过视频教学来启蒙孩子的数学,一定要家长陪同互动,否则没有效果,关于***教学对于小孩子来说,已经有相关研究确定了一个问题:没有家长陪同的***教学,对于孩子来说,信息的接收转化都是被动的,只有在家长陪同互动的情况下,***中的信息才会给孩子转化吸收。
随便举个栗子,就拿玩游戏来说吧:偶数和奇数的千足虫游戏
跟孩子一起制作这些可爱的千足虫,在玩游戏的时候,可以帮助孩子学习偶数和奇数的区别,而且过程超级容易。
这个游戏还有一些其他的玩法,大家可以自行想象。孩子的数字启蒙,基本都是从生活和游戏中开始的。
如果3-4岁小孩对数学感兴趣,喜欢做算数,可以让他早学吗?
培根说过:读史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变,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学好数学对每一个孩子的学业生涯中来说是很重要的,想让孩子学好数学,最初的数学启蒙是很重要的。要想孩子数学好,启蒙阶段很重要,父母给孩子搭建好了桥梁,孩子就会少走更多的弯路。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孩子对数学认知的成长规律,玛利亚.蒙台梭利在《蒙台梭利儿童敏感期手册》提出了关于孩子数学敏感期的特点,他们在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侧重点,分别是:孩子4-5岁,开始认识数字,感觉数量;5-6岁,数***算练习。
孩子认识数字,先从会学数数开始的,有的孩子会早一点,有的会晚一点。记得在我家大宝一岁半的时候,每次带他爬楼梯,他走得很慢,每上一个台阶,我便数一个数字。刚开始的时候是重复1~10,每次我数一个数字,孩子也会跟着讲,这样经常练习,孩子慢慢就会数1~10的数字了。
当他很熟练之后,我又开始增加一点点难度,从1~20,再1~30,1~40,1~50,1~100,循序渐进。即使不是爬楼梯,平常走路数脚步、数木棍,或者给孩子一盆豆子,让孩子数,让孩子在玩中学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少年儿童早教学习数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少年儿童早教学习数学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